​台湾晶圆代工双雄的世纪大和解

2020-12-16 14:01:02 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

来源:内容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综合,谢谢。


据台媒联合报报道,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管理局昨天举行四十周年园庆,颁发杰出成就贡献奖给张忠谋、曹兴诚、宏碁电脑创办人施振荣、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曹兴诚上台后与在台上的张忠谋握手,二人互道平安,双雄同台「世纪之握」,现场欢呼响起掌声。


张忠谋与曹兴诚被称为晶圆双雄台积电、联电的掌门人,两人瑜亮情节正是台湾半导体产业竞争缩影,更因「谁先提出晶圆代工」留下世纪悬念,两人许久「王不见王」。曹兴诚昨上台领奖后、致词前,突然转身,伸手向张忠谋致意,原本拄着拐杖进场的张忠谋,也不顾关节炎发作,直接起身回应「世纪之握」,两人互动热络。

科管局长王永壮表示,竹科创立四十年来,许多人对竹科发展均有贡献,经历任管理局局长共同选出张忠谋、施振荣、曹兴诚与蔡明介四人,对竹科具杰出贡献的代表。

张忠谋致词表示,土地对厂商来说非常重要,尤其对新创业的厂商,他肯定竹科提供土地及设立单一窗口,是推动科技产业重要推手之一。曹兴诚则说,未来水、电也成为科技发展的一大重点,建议厂商可联合建立海水淡化厂,解决长久以来竹苗枯水时期竹科缺水问题。

张忠谋也提到,当年孙运璿命名竹科时,全名是「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但不久后「工业」二字就取消了,他开玩笑说,以竹科快速发展,也许再过几年连「科学」也能去掉,甚至再过几年连「新竹」二字都不要了,就叫「园区」。

张忠谋表示,他与曹两人在台上就是互相问好;曹兴诚也说,我们「互祝健康!」「没有刻意不讲话,也没有什么心结啦!」简单两句话,逾廿年来的恩怨情仇,顿时云淡风轻。曹兴诚甚至赞赏台积电成为护岛神山,真的很了不起,成就真的很大,一次称赞还不够,曹兴诚再强调一次,台积电「了不起!」日后会找时间邀约张忠谋聚聚,他也佩服台积电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施振荣致词则谈到,竹科对科学、对人类物质文明已经做出具体贡献,台湾虽小却是世界中心、是矽文明中心,但对精神文明实质上需要进一步思考贡献,台湾未来若要翻转,可以做健康防疫医疗。

蔡明介笑说,获奖四人当中,三位前辈已退休,只有他还是现役,期待有更多优秀年轻人才怀抱跟当年他们一样的热忱,投入这个充满挑战的产业。

张忠谋与曹兴诚间的恩怨情仇


晶圆双雄台积电、联电曾是剑拔弩张的竞争对手,互相较劲,经过20多年鏖战,坚持将生产基地留在台湾的台积电,显然完全胜出,在全球晶圆代工业的地位,无人可取代,营收、获利与股价均大幅超越联电。

过去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两人仍犹如台湾半导体业的「二个太阳」,过往王不见王的瑜亮情结,还是产业界最常议论的话题。

张忠谋1931年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士、硕士,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博士,在美国德州仪器(TI)任职逾25年,一路升到资深副总裁;1985年张忠谋应邀回台担任工研院院长,行政院开发基金出资成立台积电、联电,都由张忠谋担任董事长。

不同于张忠谋的国际学经历,1947年出生于台中清水的曹兴诚,没有喝过洋墨水,台大电机系学士、交大管科所硕士毕业后,即进入工研院,参与RCA计划并前往美国学习半导体技术移转,1981年起,转任工研院衍生公司联电副总经理。曹兴诚担任联电总经理时代,董事长就是张忠谋。

联电以IC设计结合生产制造起家,也就是专业所称整合元件制造厂(IDM),曹兴诚意识到这种经营模式很辛苦,在张忠谋尚未创立台积电之前,就已研拟联电转型晶圆代工计划,1984年,还一度飞到美国,向尚未回国担任台湾科技顾问的张忠谋请教,张未表赞同;不料,时隔3年,张忠谋就创立纯晶圆代工的台积电,外界称张是「晶圆代工之父」,曹兴诚对此非常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提案被拿去执行了,因此种下二人后来相争的心结。

联电直到1995年才从IDM转型为晶圆代工厂,将内部IC设计分割出联发科、联咏等IC设计公司,专注代工生产制造,虽然整整晚了台积电8年,但不服输的曹兴诚以灵活经营与多角化投资手法,找国外公司合资设立5家8吋晶圆代工公司再合并,前往日本购厂、新加坡设厂;之后台积电也跟进前往美国设厂、购并世大。

张、曹在员工分红配股是否费用化,也曾公开对立,首创员工分红配股的曹兴诚,捍卫维持此一制度,他认为这项员工可享公司利得的留才创举应维持,曾公开抨击张忠谋表态员工分红配股费用化是不对的说法。

2人在登陆设厂的做法上,更是大相径庭。面对张汝京在上海创立中芯国际,复制台湾晶圆代工模式,曹兴诚在政策未开放晶圆厂登陆之际,也抢先援助设立苏州和舰,引发检调大动作搜索联电,个性直率的曹兴诚屡次登报回击;张忠谋心急归心急,但直到法令允许,才赴上海松江投资设厂。

0.13微米制程是拉大晶圆双雄差距的分水岭, 2000年间,联电继在0.18微米制程领先台积电之后,选择与IBM、英飞凌共同开发0.13微米制程,结果研发并不顺利,决定自行研发技术的台积电从此甩开联电,这十多年来,0.13微米、90奈米、65奈米、40奈米再到28奈米技术,连续几个世代技术,联电逐渐落后台积电,营收与股价也与台积电差距日益拉大。

代工双雄的隔空交锋


1974年: 时任经济部长的孙运璿,与时任RCA研究室主任的潘文渊讨论,定下了从美国引进积体电路(IC)技术,以发展台湾科技产业的策略。

1979年: 联华电子从工研院衍生出去,当时担任工研院电子所副所长的曹兴诚决定加入,担任联电副总经理。

1984年: 张忠谋回台前一年,张忠谋还在美商通用器材任总裁,曹兴诚已当联电总经理两年,台湾一直想找张忠谋返台发展半导体,曹也托人向张忠谋提出转型晶圆代工的策略,但张忠谋未表赞同。

1985年: 张忠谋回台任工研院院长兼任联电董事长。同年,曹兴诚提出民营化的构想,将联电推上台湾第一家半导体上市公司企业。

1986年: 张忠谋从工研院衍生出去创办台积电,主要营运模式是晶圆代工。曹兴诚认为原创者是他,却由张忠谋落实,还享有国家资源,心中颇不平。

张忠谋身兼工研院董事长兼任联电董事长、台积电董事长三重身分,但台积电早有一座六吋厂,联电却没有,时任联电总经理的曹兴诚认定张忠谋阻挠。

1992年: 联电董事会召开前,曹兴诚和其他董事取得共识,以「竞业回避」为由,逼张忠谋辞去董座。晶圆双雄争霸战就此展开。

在台积电发展的前期,与同为晶圆代工厂联电较劲,两家公司比制程、比产能、也比客户,两大掌门人张忠谋与曹兴诚更是多次隔空喊话不断。

晶圆代工概念谁先提出?


曹兴诚在2002年提到,台湾晶圆专工(Foundry)是由联电率先推动,是1987年政府把相关计划交给台积电做;时任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则指出,专业积体电路制造服务(晶圆代工)产业是随台积电在1987年创立而产生。

  • 世界先进竞标


工研院次微米计划民间竞标(即世界先进),联电竞标前表现热烈,让台积电不敢小看,台积电更决定以高于业界共识合理价投标,孰料开标结果,仅台积电一家投标;传张忠谋还为此足足臭骂曹兴诚两天。

  • 大陆设厂争议


对于晶圆厂赴大陆设厂议题,两人也持不同意见。曹兴诚曾说,台积电去投资上海松江厂是一路赔,联电去帮和舰却没有赔一毛钱。

  • 先进制程竞赛


0.13微米登场成为两强竞争分水岭,台积电一路跃升为晶圆代工的霸主,联电技术与业绩差距愈拉愈大,让晶圆双雄的称号走入历史,时至今日,联电在先进制程竞赛逐渐淡出领先群,转为追求稳定成长与获利。

  • 人才挖角


1997年台积电前营运长布鲁克曾是张忠谋的爱将突然去职,三个月后,却以联电美国总经理身分现身,尽管布鲁克最后离开两大晶圆厂,张忠谋认定曹挖墙脚。

  • 时势造英雄之说


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曾在演讲时说,「联电是英雄创造时势,而台积电是时势创造的英雄」;时任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表示,「这是无谓的讨论」,台积电已确立自己要走的路,英雄造时势或时势造英雄之说,只在中国的武侠小说里面出现。

  • 壮大营运规模


曹兴诚在联电推动集团五合一,张忠谋领军的台积电则先后并购由宏碁旗下的德碁及世大。

  • 员工分红


张忠谋曾批判员工分红制度是找法律漏洞想出的妥协办法,长期不利人才养成;曹兴诚则认为,员工分红配股是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一大发明,促使半导体产业异军突起。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2525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三星“死磕”台积电

当全球半导体都在自主可控

汽车芯片厂商实力不完全盘点


半导体行业观察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识别二维码 ,回复下方关键词,阅读更多

ICCAD2020| 存储|晶圆|华为 |汽车芯片|联电|高通|射频|封测

回复 投稿 ,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 ,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责任编辑:Sophie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