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巨头高通的成长史丨艾文·雅各布亲述

2017-09-01 10:38:37 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
编者按:这是半导体行业观察走访高通圣迭戈总部,和一系列高层交流后的系列报道,报道将会围绕高通的历史沿革、当前挑战和未来布局这三个方面层层解构,这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提到高通,相信行业中每个人都知道。因为这个来自美国的Fabless(无晶圆厂)不但为智能手机等设备提供了强悍的“大脑”——骁龙系列芯片;还用独特的专利授权模式帮助全球厂商方便、快捷地打造出能接入高速网络的高性能产品;再加上近期和苹果及其合同制造商的一系列专利纠纷……基于以上种种,这个伟大而又极富争议的企业注定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个曾被高通专利墙震撼过的科技行业旁观者,最近也因为围绕着在他身边层出不穷的种种争议,而对其贡献的价值心生疑问。为此,笔者特意去到了高通圣迭戈总部,和高通创始人艾文·雅各布先生及各个事业部高层探讨了高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试图拨开迷雾,找出事件背后的真相。
 
 
高通圣迭戈总部的专利墙一角
 
让CDMA天下闻名,高通初创者们的筚路蓝缕

说高通,那就绕不过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因为从某种程度看,高通正是在这个技术的“帮助”下,才有今天在通信世界的地位。当然,也是在高通的推动下,这个溯源于好莱坞影星海蒂·拉玛拥有专利的码分多址技术,才从默默无名走向了国际标准,并成为后面的3G、4G通信的关键支柱。而这一切都得从1985年的夏天说起。
 
三十二年前,前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艾文·雅各布博士刚从自己创立的第一家公司Linkabit退休。赋闲三个月之后,耐不住寂寞的艾文·雅各布和Linkabit的六位同事创立了一家新公司。因为雅各布博士本人一直从事的都是通信相关的工作,新公司同样也是瞄准这个方向。而公司的宗旨也被定为“Quality Communications(高质量通信)”,每个单词取前四个字母组合成公司名,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高通(Qualcomm)。
 
 
 
高通创始人团队,右三是艾文·雅各布博士

很多人以为,所有的成功企业从建立伊始,都会有可靠的创始团队、严密的商业计划,清晰的商业模式。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很美好的设想,至少在高通这里不是这样。艾文·雅各布博士告诉半导体行业观察的记者:“高通创立的时候并没有特别详细的商业计划,也不知道实际的产品会是什么,但是我们坚持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数字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一定会在未来人们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早期的高通正是带着这种信念,一步步走向伟大的未来。但当时,他们几个人还需要继续摸索,通过各种业务来维持公司运转,直到艾文·雅各布的”灵机一动“。
 
成立初期的高通,做的是卫星系统移动通讯的解决方案。在一次拜访客户开车回家的途中,艾文·雅各布博士还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厚的通信技术背景把他导向了最好的选择——CDMA。由于当时的客户美国休斯飞机公司停止了在这方面的研究,高通也特别小,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开发CDMA。面临生存压力的高通就把项目变成了OmniTRACS®,一个利用卫星帮助长途卡车实现与总部之间通讯及定位的工程,以便于管理这些卡车的物流传输。
 
到了1988年10月份,凭借这个项目签下了大单的高通终于又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CDMA的开发中去。但CDMA从诞生开始,就面对了一个劲敌——TDMA(时分多址技术)——这个技术在1989年1月已经被业界认可,欧盟也部署了基于TDMA技术的GSM,刚诞生的高通想突出重围就显得困难重重。
 
 
高通创始人艾文·雅各布博士(2017年8月摄于美国加州圣迭戈)

艾文·雅各布博士回忆起这段经历也承认,在高通之前,也曾经有人考虑过CDMA,但是当时觉得这个技术在部署之前肯定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研究,再加上其他困难,这就使得CDMA备受冷落,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高通介入。高通非常重视这个技术,因为“CDMA系统在频谱的利用上有较大优势,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其实质就是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使用,拥有很大的商业价值”,艾文·雅各布博士强调。有了目标、人力和资金,高通全身心投入到了CDMA的研发和推广中去。
 
1989年,CDMA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演练。在当年的春季,高通还和旧金山太平洋电话公司达成了演示CDMA技术的协议,在约定期限的后期,高通的技术团队还在做最后调试。在他们的夜以继日攻关下,艾文·雅各布终于收到了工程师发送的“thumbs up”,正是这份协议让他们取得了百万美元的合约。1993年,高通向业界证明了CDMA能够提供TCP/IP协议服务,这让他成为了手机移动网络的早期推动者。
 
上面的介绍轻描淡写,我们可能会轻率以为高通的创业都是一帆风顺的,但其中掺杂着多少的艰难困阻只有高通的初创团队“心有余悸”。
 
艾文·雅各布表示,为了给客户展示CDMA的功能,高通一次次不厌其烦地邀请业界同仁参观其手机方面的演示;在推广CDMA协议标准的时候,高通的员工们也要到处去拜访说服客户;而对于中国市场,高通也有先见之明,早在1993年,他就到中国来做CDMA的有关演讲,试图说服当场参会的政府官员、学界领导和行业代表。在高通同仁的全力推动下,CDMA终于在1993年7月成为了全球标准,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
 
标准确定了以后,推广方面变得简单了很多。1995年11月,第一个CDMA系统在香港进行了商业部署,当时业界对CDMA还是颇有争议;1996年,其他两个CDMA网络随即分别在韩国和美国进行了部署。但这时候,对于高通来说,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说服手机厂商来生产手机。为了配合推进CDMA网络,高通自己在圣迭戈的工厂生产CDMA手机,然后将其销售到全球各地去,同时高通还生产芯片和系统设备。在这种“软硬结合”的推广方式下,到1996年底,全球CDMA用户规模超过100万。至于中国市场,高通直至2001年,才和中国联通合作,将CDMA引进了中国。到了这时候,CDMA才称得上初战告捷。
 
 
高通当年生产的CDMA手机的外包装盒
 
虽然CDMA开始在全球找到了属于它们的一个位置,但业界围绕着CDMA和TDMA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在2001年,甚至有两个斯坦福教授公开强烈质疑CDMA,认为这个技术是违反物理定律的。但后续的发展证明,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
 
舍弃手机和系统设备业务,专注专利授权与半导体业务

CDMA的性能得到证明之后,在全球的发展态势也非常良好,对于高通来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推动产业界发展,带动自己的业务更上一层楼,那就需要有英明领导人、有睿智的抉择:选择对的离成功更进一步;选择错的会陷入万劫不复。高通幸运地成为前者。当中的关键与高通舍弃手机和系统设备业务、聚焦新的经营模式密切相关。
 
前面提到,正是在高通软硬件相辅相成之下,CDMA才得以在全球获得认可。但获得了市场的认同之后,这种策略似乎有有了新的瓶颈——那些获得了高通授权的手机厂商和设备厂商都会顾虑来自也做基站设备和手机的高通的竞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高通毅然决然的做了减法。
 
1999年,高通分别出售了手机业务和系统设备业务,从此专注于技术的研发演进、半导体芯片的研究,以及软件的进步等。经历了大刀阔斧改革的高通,以全新形象迈向了新世纪。用艾文·雅各布的话来说,新世纪的高通将会更加聚焦于把业界更多的公司拉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中来,让CDMA取得更大的成功,高通也逐渐形成了技术许可(QTL)和半导体芯片(QCT)两大业务。对高通而言,这个“减法”也让他们的人力物力更专注,公司行进得更迅速:
 
首先是技术许可业务方面
 
随着功能机往智能手机的发展,加上人们对流量和数据需求的提升,具有天生优势的CDMA就成为了市场的热点。这就让过去十几年在CDMA上深耕的高通成为时代的宠儿。芯片厂商、手机厂商和设备厂商可以借助高通的技术,较容易地地完成产品设计,打通高速连接。与此同时,在3GPP的组织下,移动网络也逐步从2G步向3G,走向4G,现在更是在准备5G,高通在当中也居功至伟。现在几乎所有的无线通信,背后都能看到高通的身影,在多个领域,高通甚至有绝对的优势。
 
举个例子,早几年全球主流的3G制式包括WCDMA、CDMA2000和TD-SCDMA,从名字看我们都知道这与高通所支持的CDMA有密切关系,我们体验的那些畅快网络体验是高通工程师们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当然,这也为高通挣回来了很好的回报。据高通的财报显示,高通每年的营收约1/3来自QTL业务,而2/3来自于QCT业务,前者和后者所占高通的利润收入分别是2/3和1/3。正是在这两个业务的支持下,高通在过去几年一直位居全球Fabless榜首。
 
多年来的兢兢业业,高通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资本。该公司技术许可业务(QTL)工程技术副总裁Sudeepto Roy表示,高通现在拥有约13万件专利,包括正在申请的专利及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这些专利不仅涵盖蜂窝技术领域,同时也包括连接、成像、射频、电源、软件、安全和多媒体等领域。在这些专利技术的支持下,电子世界将会攀向下一个高峰。
 
其次就是半导体芯片业务
 
高通Snapdragon (骁龙)品牌处理器是高性能手机的象征,尤其是其高端的8系列,更是每年安卓旗舰的必备之选。今年推出骁龙835更是半导体业界10nm制程的首次尝试。这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面容纳了30亿个晶体管,主频最高可支持2.45Ghz。更重要的是,这个性能猛兽里面不但有CPU,另外还集成了DSP、GPU、千兆级LTE和ISP等诸多单元。这样的高集成度带来的震撼是以往无法想象的。这个芯片给终端带来的支持也远远不是智能手机那么简单。毫无疑问,高通是安卓芯片界的代表。能达成这样的成就,是与高通一直与产业紧密合作密不可分的。
 
高通执行副总裁兼半导体业务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表示,高通一直与产业链企业紧密合作,这是保证高通能够长期处于芯片技术领先地位的关键。另外,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高通还能够帮助合作伙伴的进步。例如在和制造厂的合作过程中能够指导晶圆厂工艺的发展。另外,由于他们提出了更高的集成和性能需求,这就使得制造厂商和相关厂商进步去满足高通的需要。这种合作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
 
以上可见,高通虽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在其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如高通创始人艾文·雅各布所说,高通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发展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挑战和风险。譬如他们当时孤注一掷地把卫星定位系统的收入投入到CDMA的研发当中,这种技术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是非常大的,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一败涂地。
 
艾文·雅各布强调,就算后来CDMA成为2G、3G时代主要的无线通信系统,但由于当时已经有其他完成部署的通信系统,高通面临的挑战依然很严峻。例如进入各个国家的政策风险、国家间政府关系的影响、华尔街投资者的唱衰等等。但高通一直坚持,坚信自己,筚路蓝缕,最后才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坚持自己的信念,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前进,最终获得认可,这就是高通成功的关键”,艾文·雅各布告诉半导体行业观察的记者。
责任编辑:李寿鹏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