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释:为什么薯条冷了之后那么难吃?
2016-10-11
22:20:00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刚刚炸出来的薯条又脆又香,让人欲罢不能,但是冷掉之后却非常难吃,味同嚼蜡,这是为什么呢?
华盛顿大学化学助理教授Matt Hartings研究后指出,这主要是因为薯条的本质在冷了之后就改变了。
做薯条的土豆主要由淀粉组成,而淀粉在“含水”状态下的味道是非常棒的。
Matt Hartings解释说,可以把淀粉想象成微小的水晶球,水分在高温下进入水晶球,让原本硬梆梆的水晶球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变得十分蓬松,所以热薯条十分可口美味。
薯条变冷之后,水分就从水晶球中“跑”了出来,水晶球也因此失去了蓬松的质感。
糟糕的是,水分最终都进入了薯条的外壳,使其变得很松软,味道也全丢了。
除了水分,温度也会影响薯条口味,确切地说大多数食品都是如此,因为高温可以提高食品的口味。
责任编辑:mooreelite
专栏更多
-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征稿通知——第15届国际专用集成电路会议
- 2 打破RISC-V能效天花板,阿里平头哥又干了件大事
- 3 奎芯科技获超亿元A轮融资,聚焦接口IP和Chiplet自主研发
- 4 美国“菊花”选美大赛:谁的纹路最美奖3万
- 5 成人交友网站被骇,4.12 亿用户资料被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