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投资芯片和屏设备/材料,这家机构绝对是专业级的

2019-03-02 14:00:22 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

 

有这样一家投资机构,它专注于光电、显示面板和芯片产业,而且主要投资这些产业的上游设备和材料,形成了覆盖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资本管理三大业务的创新型产业投资模式。 截至2018年12月,其基金总规模合计300亿人民币。它就是海林投资。

近期,我们对海林投资执行合伙人兼总裁尹佳音进行了采访,得知:目前海林投资重点投资的项目包括欣奕华(作为孵化器平台)、东旭光电(国内最大液晶玻璃基板装备制造商)和上达电子(FPC领域的龙头企业)。在OLED设备领域,其光电基金已投资近20亿元。该公司还在发力海外市场,加紧收购美日韩等相关领域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

 

柔性屏与可折叠屏:看好谁?

对于当下火热的折叠屏手机,以及未来的柔性屏,尹佳音表示非常看好柔性屏。首先,OLED技术对下一代手机更迭还是有革命性影响的,因为OLED把背光源去掉了,它直接把可发光材料蒸镀或者打印到薄膜上。“我们在2008年已经预测出实验室级的柔性屏手机了,比如柔性屏连着驱动IC,可以卷成像钢笔一样。所以我很看好这一块,但是什么时候有量产产品面市,目前还难以判断。”

之所以还没有量产的柔性屏产品,并不是屏的技术发展壁垒问题,因为即使屏柔性了,驱动显示芯片有没有柔性?电池有没有柔性?这些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像传统的FPC,现在的COF,已经在做柔性芯片了。

“可折叠手机,现在已经出来了。比如三星、华为、小米都有面市的产品。但从生产工艺角度来讲,仍对可折叠屏持谨慎态度。从现在的制造工艺和产线来讲,可折叠屏还没有发现某一种能够折叠几万次却没有折痕的新材料,某些市场产品,比如柔宇在折过之后就会出现明显折痕。总之,柔性屏及其带给手机的变革,我们是很看好的,因为我们的研发和想象力是极大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壁垒早晚会被攻克。而现在出现的可折叠屏,我们认为是一个过渡产品。”

 

半导体的投资机遇

谈到投资半导体,尹佳音表示,就投资方式来讲,不可以再像我国从2008年开始那样,偏粗放型的资金拉动模式了。当时,各个地方都是在上马LED和光伏产线,遍地开花,现在半导体也面临这个问题,时而是投资大热点,时而又是投资大难点。

“我认为审慎一点好,应该进行全盘规划。我觉得半导体是可以借鉴光电行业的投资方式的。

比如说半导体设备,全球十大厂家,已经占有半导体设备90%以上的江山,这里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2017年的全球半导体设备总产值是460亿元美金。所以,这也是海林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向。此外,半导体材料,比如硅片也是我们关注的。总之,对我们来说,还是重点投资产业链上游,而不是中游,比如晶圆代工厂、IDM等,不是我们的投资对象。”

就目前来看,海林投资在集成电路方面的投资比例并不高。“实际上,2017年才是我们做半导体元年,而且肯定是要等到该产业链的中游发展起来以后,我们才能做上游投资。但是,我们还是在做一些核心的半导体设备项目。”

例如,海林投资主要关注真空机器人,因为在半导体制造流程中,有一段湿法、干法和平板显示制造的部分是非常相近,都需要在真空中搬运和清洗的机器人。做搬运机器人是海林投资布局比较早的一个方向,现在增加了两个突破点,一个是真空机器人,另一个是清洗机器人。

另外,由于台积电是全球半导体代工的龙头,它又有工厂落户在南京,“我们还是依托原来的模式,就像当年做平板显示行业基金一样。我们在等半导体的投资机会,同时在逐步开展工作,首先在南京设立半导体装备基金,先占领一个先机,并用市场化的方式继续做下去。”

2018 年,海林投资与南京市浦口区政府共同发起设立总投资规模为 50 亿人民币的南京高端装备产业基金,未来将在泛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进行投资。

 

5G的商机

谈到5G时,尹佳音表示看好该技术和市场。

“我们主要投资材料和设备,尤其是设备。根据预测,5G会在2022年爆发,到时候我们要换5G手机,而相关设备的爆发期就会在2020年或者是2021年,设备的爆发期会比终端的爆发期早一年到半年,因为得先买设备才能生产出终端产品。”

对于2019年的5G市场,尹佳音持审慎态度,因为它还是在研发和走向成熟过程中。2019年更多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面,而在这方面,运营商也是很谨慎的。

确实,现在的核心问题,比如说5G芯片的设计,还掌握在高通等大的半导体设计商手里,这也是中美贸易的敏感话题,有一定的风险。

 

中美贸易争端对投资的影响

对中美贸易争端,尹佳音表示,其对半导体业有正向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比例高端版块或多或少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在细分领域, 2019年,这个影响可能不会很大。

“首先,大家的预期值在2018年已经降到冰点。OLED产业现在有四、五个涨停,更多是超跌反弹。中美贸易磨擦对我们整个2018年产业是有影响的,但是在2019年,我们会轻装上阵,因为其对光电行业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尤其是“屏”。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及产业分布的规律是“两岸三地”,就是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韩国、日本。现在中国赶超日本,三星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一,都不在美国,所以中美贸易摩擦对于光电产业的影响不是那么大。”

半导体行业反而会迎来利好,因为芯和屏都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它们有非常多的共同性。“屏”行业由于受到资产和政策拉动,经历了十年完整的发展周期,京东方从全球第九到排名第三。这个十年周期对于半导体业同样适用。

就OLED行业来讲,上市公司在2018年的业绩并不是很好。这个问题尹佳音这样理解:首先,2018和2019年,OLED在国内真正实现量产的企业很少,平板显示行业经历产业周期低谷,包括手机、电视和平板电脑等终端显示产品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但是近两年不好,并不代表未来就不景气了。首先,5G的基础建设投资和技术的逐步成熟,会给终端显示带来积极影响,再加上去年已经是超跌了,“今年我还是看好这个行业的,包括投资机会。”

 

并购故事

谈到参与的并购重组案例时,尹佳音说每一个都很难做,而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北京松下重组案。

当时,尹佳音担任北京松下(BMCC)的董监事工作,那是在2008年,这家公司是中国和日本松下合资的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它是1989年设立的。

当时小平去日本访问的时候,对松下幸之助说,松下老先生能不能到中国来,建一个CRT产线,之后,日本就跟我们合资成立了这家公司。

这个案子的难点在于:首先,它涉及到四千员工的安置,因为做并购重组,做产业整合。除了资本的整合,还有资产的整合,包括人的安置,团队的整合。

涉及到人的部分,其实是最难的。而且2008是有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即劳动合同法刚刚颁布。因为那是1989年成立的公司,到2008年,也运行了20年。有很多特殊性,包括地是划拨的,还有员工怎么再就业,怎么做新产业。因为CRT这个产业要升级,又有日方股东,中方有三个股东。我觉得学习到的东西特别多,难度非常大。但是最后我们做成了。

学到有两点,第一个就是再做任何重组的话,都觉得是有章可循的;另外就是跟日方股东学到了很多东西。

举个小例子,当时松下的日方董事长60岁左右,整个重组方案PPT都是他亲自做的,当时给我的感触真的非常大。每一个细节他都会想的很清楚,包括员工安置、土地怎么处理等等。当时还有200多家供应商需要处理,还有几家上市公司,怎么对他们认真负责,他都考虑的特别清楚。所以当时给我的感触,现在还历历在目。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