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半导体设备现状分析,国产水平究竟如何?

2018-04-28 14:00:02 来源: 官方微信


日前,一则有关中美两国将限制半导体设备的流言在行业内流传,在现在两国贸易战角力的敏感时刻,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刺激了双方的神经。但抛开这个流言的真假不说,这样的内容,勾起了笔者对国内外半导体设备现状了解的兴趣。


从品类上看,半导体设备可分为晶圆处理设备、封装设备、测试设备和其他设备,其他设备包括硅片制造设备、洁静设备、光罩等。这些设备分别对应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和硅片制造等工序,分别用在集成电路生产工艺的不同工序里。


资料显示,在整个半导体设备市场中,晶圆制造设备大约占整体的80%,封装及组装设备大约占 7%,测试设备大约占 9%,其他设备大约占 4%。而在晶圆制造设备中,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核心设备,分别占晶圆制造环节设备成本的30%,25%,25%。


半导体设备处于该产业链的上游,虽然市场总量与下游的IC设计、制造、封测比相对较小,但其处于产业链上游,技术高度密集、尖端这一特点,决定半导体设备在整个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下游的设计、制造、封测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粮食”,没有它,下游的这些兄弟都会饿死。


全球市场格局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566.2亿美元,较2016 年大幅增长 37.3%,创历史新高,增速为近 7 年来的最高水平。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主要被美国、欧洲(以荷兰为最)和日本的厂商所掌控,市场占有率极高。而中国相关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市占率则相当有限。


据Gartner统计,全球规模以上晶圆制造设备商共计58家,其中日本的企业最多,达到 21 家,占36%,其次是欧洲13家、北美10家、韩国7家,而中国大陆仅4家,分别是上海盛美、上海中微、Mattson(亦庄国投收购)和北方华创,占比不到7%。


从半导体设备需求端来看,近几年销售额前三大地区分别是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从半导体设备销售额情况看,从2014 年开始,北美半导体设备投资逐年减少,日本基本维持稳定,整个半导体制造的产能转移到了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三地。另外,从这三个地区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中国大陆买家买下了全球 15%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提升了近一倍,且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


图:2017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单位:十亿美元),来源:SEMI


从供给侧来看,半导体设备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根据各细分设备市场占有率统计数据,在光刻机、PVD、刻蚀机、氧化/扩散设备上,前三家设备商的总市占率都达 90%以上,而且行业龙头都能占据一半左右的市场,所以,要想在半导体装备市场中分一杯羹,就必须在细分领域能够做到全球前三。


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来自SEMI的最新数据显示,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3月出货金额为24.2亿美元,比2月微增0.4%,年增16.7%,创17年来新高。这主要得益于近两年内存及晶圆代工投资持续带动。


美国半导体设备的发展起源于二战后期,由于军用计算机的带动,造就了最初的半导体产业,在之后的二三十年中,美国半导体产业稳步发展,奠定了其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坚实基础。


来自北美的设备商主要包括:应用材料,泰瑞达、Axcelis Technologies,KLA-Tencor,Lam Research,Kulicke & Soffa、Nanometrics,Rave,Rudolph Technologies,Ultratech,Ushio等。


虽然在所有半导体设备厂商和市场中,美国跟随在日本和欧洲之后,处于第三的位置。但就晶圆处理设备而言,其实力非常强劲,在全球晶圆处理设备供应商前5名中,美国就占据了3席,分别是排名第一的应用材料(AMAT),市占率19%左右;第二的Lam Research,市占率13%左右;以及排名第5的KLA-Tencor,市占率6%左右。


具体而言,晶圆处理设备中,几个主要工序的设备也都基本处于行业龙头的高度垄断之中。其中,在PVD领域,应用材料公司占据了近 85%的市场份额,CVD占30%;刻蚀设备方面,Lam Research最多,市占率达53%,而KLA-Tencor在半导体光学检测领域,全球市占居冠。在各个领域中,前三大巨头的市场份额相加均超过70%,整个市场呈现强者恒强、高度垄断的状态。


应用材料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了,产品横跨CVD、 PVD、刻蚀、CMP、RTP等除光刻机外的几乎所有半导体设备。应用材料2017财年营收为145.3亿美元,其中,半导体设备收入95.2亿美元。


半导体设备行业技术壁垒非常高,随着制程越来越先进,对半导体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应用材料公司一直保持着在研发上的高投入,其30%的员工为专业研发人员,拥有近12000 项专利,平均每天申请4个以上的新专利。正是这种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促成了应用材料的内部创新,构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使其自1992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地位。


中国市场现状

据Semi预测,2018年中国的设备销售增长率将创新高,为49.3%,达到113亿美元,中国大陆将紧随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半导体设备需求市场。


图: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单位:十亿美元),来源:SEMI


2017~2020年,中国大陆将有26座新晶圆厂投产,成为全球新建晶圆厂最积极的地区,整个投资计划占全球新建晶圆厂高达 42%,成为全球新建投资最大的地区。目前,中国12英寸晶圆厂共有22座,其中在建11座,规划中1座;8英寸晶圆厂18座,其中在建5座。


在这样大兴土木的行业背景下,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和投资必然巨大。粗略计算,已经公布的半导体产线投资金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按照行业规律,在总投资中80%用于设备投资,从而可计算出设备投资额为800 亿美元。


在晶圆厂设备构成中,光刻机占比最大,占39%,其次是沉积设备,占比为 24%,刻蚀设备第三,占比为14%,材料制备占比8%,表面处理设备和安装设备分别占比2%,其他设备占比11%。


据此,可以计算出,2017-2019年国内集成电路光刻设备市场空间为312亿美元,沉积设备市场空间为192亿美元,刻蚀设备市场空间为112亿美元,材料制备设备市场空间为64亿美元。


自给率低


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量巨大。然而,供给侧如何呢?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虽然在近年内呈现出了高增长态势,但是毕竟发展时间有限,与美、日等国家比起来还是存在明显差距。


2008 年之前我国半导体设备基本全靠进口,因此国家设立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科技项目(简称 02专项)研发国产化设备。但是,由于设备制造对技术和资金需求要求比较高,只有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上海微电子等少数重点企业能够承担 02专项研发工作,整个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虽然在02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半导体设备实现了从无到有,但相比国内庞大的市场规模而言,自给率不足15%。


即使在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 IC 封装测试领域,我国与先进国际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单晶炉、氧化炉、 CVD 设备、磁控溅射镀膜设备、 CMP 设备、光刻机、涂布/显影设备、 ICP 等离子体刻蚀系统、探针台等设备市场几乎被国外企业所占据。


下面看一下我国的主要厂商及其产品都有哪些,国内排名前6的半导体设备厂商为:中电科,主要产品为离子注入机、CMP、键合机、封装设备;晶盛机电,产品有多晶铸锭炉、单晶炉等晶体生长设备;捷佳伟创,主要生产制绒设备、扩散设备和清洗设备;北方华创,产品有刻蚀机、镀膜设备、 CVD设备、 氧化扩散设备、清洗机、辅助设备;中微半导体,主要生产MOCVD、刻蚀和封装设备;上海微电子,主要生产光刻机,且已经能够提供90nm工艺设备。


以上只列出了排名靠前的几家企业,其实,我国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不算少,但总体不强,销售额占比在国内市场还不足15%,在国际市场几乎为 0。究其原因,还是技术上的落后。


目前,国产半导体设备处于局部有所突破,但整体较为落后的状态。尤其与国际半导体设备巨头应用材料、 ASML、LAM Research、KLA-Tencor等相比,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实力仍然偏弱,绝大部分企业无法达到国际上已经实现量产的10nm工艺,部分企业突破到28nm或14nm工艺,但在使用的稳定性上与国际巨头差距较大,较难大批量进入量产线,也较难进入国际代工巨头的生产线。


研发支出差距大


半导体设备是一个高度专业化、高壁垒的市场, 高壁垒在于研发的难度和强度都十分巨大,从研发支出指标看来,其比例基本处于15%左右,远远高出其他装备类制造企业。从研发支出绝对值来看,全球龙头应用材料(AMAT)每年的研发支出超过15亿美元,其他巨头,如泛林集团(LAM)每年的研发支出也超过10 亿美元。


相对而言,国内半导体龙头北方华创的年研发支出仅8432万美元,差距明显。


本土设备需要发展空间和机会


对国内晶圆代工厂来说,采用国外的设备是最省时间和精力的。因此,优先采购的,还是国外先进设备公司的成熟产品。


由于半导体设备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国产设备公司虽然目前在工艺制程上的研发已经有所突破,但是与稳定量产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非常关键的是要有试错的机会。试错的周期通常长达一年甚至数年。


但是,现在中国大陆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首要任务是实现制造工艺的更新,而不是要求提升国产化率,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给国产设备公司提供试错的机会。量产中,制造设备一旦出问题,那整条产线上的晶圆都有可能报废,而且需要停工检查维修,对晶圆厂来说,代价非常大。所以,目前国产设备处于产品研发出来,但得不到大批量使用的境地,缺少试错机会。


取得的成绩


目前,在封测领域,特别是在测试、清洗、CMP、晶圆检测、切割等方面,国产设备在市场占有率上取得了突破。目前,国内测试设备竞争较为激烈,国际厂商,如泰瑞达、爱德万、科利登;国内厂商,如华峰,长川等形成了竞争格局。华峰和长川科技已经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利用成本优势,从分立元件测试、模拟测试、分选机等低端测试领域开始,和国际厂商展开竞争,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结语

从现阶段看,中国要全力发展半导体产业,还是得靠国外输出这些关键设备,才能如期顺利量产。在现在愈演愈烈的贸易战阶段,特朗普的任何决定,都会让中国如芒在背。


近年来,为了提升自身实力和话语权,中国企业或基金对国外半导体领域的公司展开了一系列收购,但多以失败告终,即使收购成功,也多为金额较小的案例。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影响下,美国计划限制中国投资其高科技领域,未来中国企业收购国外半导体行业公司难度很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而言,通过收购国外公司,来发展自己的路已经走不通,因此,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将无法通过并购实现快速壮大。


唯有自主创新之路可行!当然,鉴于半导体设备行业的特点,通过自主创新来发展壮大,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崛起,尚需时日。


文/半导体行业观察 张健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1571期内容,欢迎关注。

R

eading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直接阅读)

EUV真的准备好了么?

中国芯战略,特色工艺的升级转型之路

国产半导体上市公司营收对比,谁最挣钱?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更多内容

回复 兆易创新 ,看与兆易创新公司相关的文章

回复 摩尔定律 ,看更多与摩尔定律相关的文章

回复 材料 ,看更多与半导体材料相关的文章

回复 面板 ,看更多面板行业的文章

回复 晶体管 ,看更多与晶体管相关的文章

回复 晶圆 ,看晶圆制造相关文章

回复 士兰微 ,看更多与士兰微公司相关的文章

回复 封装 ,看更多与封装技术相关的文章

回复 展会 ,看《2017最新半导体展会会议日历》

回复 投稿 ,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 ,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摩尔精英

责任编辑:官方微信

相关文章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