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谷歌,李彦宏必须赢

2018-08-18 14:00:02 来源: 与非网

“这些年来, 百度 一直被认为是占了Google退出中国的便宜。我们无法证明一件没有发生的事情……如果Google决定回到中国,我们非常有信心再PK一次,再赢一次。”8月7日, 李彦宏 在朋友圈放下狠话。

就在前一天,《人民日报》官方推特高调发布了一条信息,表示欢迎 谷歌 返回中国大陆,但必须遵守当地法律,在中国所有的外国互联网公司都应该尊重中国的互联网管理。

李彦宏“再赢一次”的雄心很快在网上散开,随后,“新浪财经”官方微博发起一项投票,结果显示,84.7%的网友选择了“坚决选谷歌,没有什么比它更好了。”该项投票很快被删除。

面对大洋彼岸热烈的讨论,加州山景城的谷歌大本营反应快速而淡然,AI财经社向谷歌总部求证该事,半小时后即接到对方邮件答复:“感谢联系,我们对此不予置评。”

“不予置评”只是官方标准答案吗?不。事实上,在中国互联网上,谷歌回归的话题从未消停,硬要说此次有何不同,不过是多了官媒和李彦宏的声音。这一次,国内多家媒体向权威部门进行核实后,得到的答复仍然是“谷歌重返中国的消息不实”。

8月1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百度发布了一份成绩不错的季度财报,但在当日开盘前,一家美国科技媒体称谷歌将在中国推出一款纯净内容版搜索引擎。这一消息盖过了财报的利好,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直接表现在:当日盘中交易时,百度股价大跌近8%。

有分析指出,一方面,谷歌刚收到来自欧盟的一张史上最大罚单,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该美国媒体放消息的时机卡位精准,有提振谷歌的意图,很可能是机构的炒作。

对放狠话的李彦宏而言,这些猜测的真实性都没那么重要,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表态——不论事件本身是真是假。对李彦宏“再赢一次”的自信,一位谷歌总部员工对AI财经社评论:“硬着头皮也要说”,一位百度员工则表示:“他急需证明自己。”

01

从未真正离开

2011年3月23日,北京,前谷歌办公室大楼下,一些闻讯前来的互联网人手捧鲜花。

那天早些时候,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发表公开声明称,谷歌在中国大陆的搜索服务将转至香港,用户会转接至设在香港的未审查版的“谷歌搜索”等服务中。

多位当年的献花者向AI财经社表示,后来,他们接受了有关部门的问询,并表示理解。

当年的轰动早已淹没在互联网上。此后的漫长岁月中,谷歌从未真正离开过中国。如果将目光放到搜索、Gmail、Play和Youtube之外,不难发现:谷歌提供的Android系统撑起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半壁江山,而Google翻译、Google地图等产品也基本可以灰度使用。

对公方面,Google AdSense/AdMob和Google Ads几种重磅产品在中国始终维持运营,承担着让国内网站主盈利,方便国内企业出海营销的功能。在全球市场,谷歌搜索引擎占据了91.6%的市场份额,大部分放眼海外市场的中国创业者选择了在谷歌上挂广告。一位前谷歌广告代理商告诉AI财经社,国内20、30家广告代理商每年能为谷歌带来几十亿元的收入,该项收入每年都在不断增长。

作为搜索巨头,百度和谷歌的核心收入都来自广告。2018年二季度财报中,谷歌广告营收占总收入的86%,为280.8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26.72亿美元。Alphabet的首席财务官波拉特表示,投资新的机器学习技术使得广告投放更有效果,在投资优先级方面,谷歌最大的投资机会仍然是广告业务。

一位分析人士称,谷歌重返中国的领域不会包括搜索之类的核心业务,而更有可能是G-Suite云服务办公套件,包括Gmail、谷歌文档、谷歌云盘、谷歌日历、谷歌+等一系列针对办公的谷歌服务。

这并非一片未开垦的新市场。过去几年,国内例如百度云盘、QQ文档等几乎渗透每一个网民的日常。

“如果谷歌回归中国,并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胜算。最了解中国国情的一定是百度嘛。”一位前谷歌合作伙伴分析。以谷歌云盘和百度云盘为例,二者功能相似,但界面上一个是欧美极简风,一个是中国混搭风,“就是京东与拼多多的即视感。”他说。

前述人士的看法与李彦宏不谋而合。在2014年亚洲金融论坛上,李彦宏面临公开发问“担不担心外国的互联网公司跑到中国来把你的饭吃掉?”他沉吟两秒,笑答:“如果他们有这个本事的话是好事。”在他看来,过去十几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没有太多成功的外国公司,主要原因是不了解本土情况,很难站住脚跟的,也不接地气——

“2005年谷歌进中国时,它起了个中文名字叫谷歌,觉得中国人丰收了就高兴,真正当时中国上网的人是不太在乎丰收不丰收的。”面对提问,李彦宏主动拿谷歌举例,“所以你用这种想当然办法在中国做生意的话,失败的概率是很高的。”

也许他早已习惯,谷歌是他接受任何访问的必答题,绕无可绕。

2010年2月,在谷歌搜索即将退出中国大陆的时期,百度发布年度财报。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上,李彦宏生平第一次回应谷歌退出,“广告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心显然增加了,这有利于百度。”李彦宏说道。

这次回应后的网友评论中,获得最高点赞数的是“GOOGLE是一家科技公司,百度是一家广告公司。”

今天,李彦宏发布公开信要再赢一次的新闻里,一模一样的评论占据了留言前排。

8年的时间,仿佛什么都没改变。

02

阔别八年

尽管留有一些对公业务,但在最擅长的搜索、地图、邮件方面,谷歌在中国市场已经缺失了8年。在这期间,无论是市场竞争格局还是用户习惯,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谷歌本身的产品用户黏性不高。以搜索为例,谷歌单纯地连接人和信息,信奉独立;百度却在不断拓展着自己的边界,努力把用户留在页面上,输入一个词条,会给出百度视频、文库、新闻选择等。

“这是产品定位的问题,百度是服务平民用户层的,底层人很容易统一天下。这种情况下,搜索回来的可能性小于50%。”前述谷歌合作伙伴认为,正如李彦宏所说,国内互联网业务现在趋于成熟,有更多本土化的人才,谷歌进入中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付出和回报能不能扛得过,这都是未知数。

“谷歌的产品做得不好,进入国内市场肯定不如百度对国情的了解那么深入。”一位谷歌总部员工对AI财经社坦承。

2017年12月,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对彭博社说,YouTube、Facebook,Twitter这些公司在中国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我认为美国公司,他们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李开复说,谷歌用一个平台服务全世界,很快发现中国用户的需求与世界其他国家大相径庭。

“中国市场过强的自我意识会导致任何一个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失败。”2005年至2009年,李开复曾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对于谷歌曾经在中国的发展,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

2009年9月7日,李开复宣布创业,几个月后,谷歌退出在华业务。当年引发的轰动不亚于今日,支持谷歌的“G粉”和拥护百度的“百粉”立刻展开网上论战,但并没能改变现实。众所周知的原因是,谷歌不服从于中国的政策监管。

区别于官方说辞,二李对这件标志性事件有不同看法。李彦宏在每次媒体访问中都表示,谷歌的退出是迫于百度给予的市场份额的压力,“2010年,百度占据了75%的中国搜索市场,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市场,他们最终被迫退出中国”。李彦宏说。

2010年,李开复在知乎发千字文,回忆称在2007到2008年,谷歌通过加大推广,在中国达到了让人振奋的产品和市场份额提升,但这类推广并不符合谷歌价值观,所以没有得到总部的支持。发现谷歌中国成长无望时,他选择了离开。至于最终谷歌撤离,是因为包括GMail服务器在内的众多服务器不断被攻击导致。

在那次事件中扮演了“吃瓜群众”的马云也曾这样回应香港《南华早报》的相关提问:

“也许他们(政府)帮了百度,没有帮我们,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是Amazon我们没打过,还是eBay我们没打过,所有我们该打的仗我们都打过了。如果百度的运气是政府帮了它,但它成功了,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帮成功呢。Google也应该自己反省一下,跑到任何地方,都认为自己牛逼大了,这不行的。”

03

原罪:谷歌退出成就了百度

以技术见长的李彦宏,在朋友圈发声的最大底气来自对技术的自信。但在谷歌的拥趸者看来,比起谷歌,百度并无明显技术优势,虽然李彦宏一直以无人驾驶平台Apollo和人工智能平台DuerOS为傲,但无论是语音助手或无人车,在技术方面,谷歌都是当今公认的领先者。

但厂长必须有这种自信,在谷歌退出中国的8年里,他和百度背负了原罪:是谷歌的退出成就了百度。

无论如何否认,那个节点百度黄金时代的开始。在2000年-2007年,中国兴起了一批草根网站,仅仅100多名草根站长做的网站就分割了整个中文互联网流量的三分之一。通过百度联盟,百度将这些网站收入麾下,这为其后来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内容和流量土壤。

与此同时,百度还连续推出了百度贴吧,百度MP3,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百度贴吧、百度空间等一系列迎合中国人需求的产品,这让当时的谷歌几无还手之力,而现在也成为谷歌极难攻破的护城河。

外界认为,正是这种过于安逸的环境让百度不思进取,变成一家靠作恶挣钱的公司。从魏则西事件开始,百度搜索的竞价排名广告体系不断被诟病,虽然官方屡屡澄清,但凡百度作恶,“竞价排名”成为用来抨击李彦宏的先发子弹。

此后,当百度遇到舆论危机,谷歌就会被拿来做对比;每当谷歌有最新动态,百度就会被拿来做对比。对比的结论均是,谷歌伟大正确,百度阴暗不堪。

谷歌离开的8年,也正是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崛起之时。微信的诞生将马化腾带上中国首富的王座,天猫的创立让马云甩掉假货的诟病,百度除了继续稳当国内搜索老大哥,喊出“All in AI”的口号,要当BAT里最有科技范的那一个。但一路走来,阿里和腾讯的日子并不安稳,前者闯出亚马逊、京东和当当的威胁,后者最吃香的游戏也是跟网易、盛大一路撕杀过来的。

而失去对手的百度,业绩好且没有高追求,于是让百度变成了一家不思考未来,只想怎么赚钱的公司,这是外界无法喜欢它的原因。虽然在2013年,李彦宏也感受到了掉队危机,提出要重振狼厂文化,创建百度研究院,拉来陆奇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这似乎让被诟病的百度看到曙光,但当改革者离开,低迷的士气也许还需要时间重振。

2016年6月,魏则西事件后,李彦宏接受访问,被问到:百度和谷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李彦宏答,我们是实用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

他继续说,“我最近对我过去这么多年的理念多多少少产生了一点点怀疑。我们也许不应该那么实用主义,也许应该加入一些理想主义的色彩,这样大家才会更喜欢你。”

这也许是厂长面临铺天盖地的恶评,和眼见谷歌持续多年的用户人缘之后,得出的最直接结论。

04

被吓掉的股价

其实在李彦宏对该事件进行回应之前,“谷歌入华”事件就已经和百度扯上了关系。7月31日,百度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百度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超30%的总营收增长。财报公布后市场预期偏好,百度股价当日上涨+3.6%。然而过去仅仅1天,百度股价便意外暴跌近8%,市值蒸发近67亿美元。

这几乎是自陆奇宣布离职后百度股价受到的又一暴击。吓掉百度的市值的,是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8月1日晚间,美国新闻网站The Intercept发布一篇报道,称在谷歌计划于明年在中国推出一款可供审查版的搜索引擎,将屏蔽敏感词汇以及Facebook、Twitter等西方互联网服务。

有分析指出,谷歌刚刚在欧盟受到了史上最大一笔金额的罚款,影响了其投资者的信心,一些非正式媒体渠道选择在百度发布财报之际放出谷歌重返中国的消息,显然有影响市场信心,提振谷歌自身在资本市场表现的意图在内。这很可能是做空机构的炒作,而市场显然对此过度反映了。

但这份“诚意”并不容易被中国买单。据路透社报道,一位中国官员当时透露,该项目目前尚未得到地方当局的批准,中美之间关于贸易的紧张关系使短期发布似乎不太可能。

消息传出后,美国政界人士,人权活动人士以及一些谷歌员工迅速谴责此举是对互联网自由的一记耳光,是继2010年谷歌因审查和审查日益增加而撤回其服务的虚伪逆转。海外媒体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文章,希望谷歌不要在中国的竞标中作恶。FOX新闻频道主持人在节目中斥责谷歌:“这不仅是错的。这是可耻的。”

人民日报发文后,截至收盘,百度再度下跌1.14%。而关于这次回归,谷歌员工都是从推特上看到的消息,他们都在忙着买谷歌的股票,看好看涨。

尽管此次回归的炒作成分居多,不容忽视的是,谷歌在中国的动作确实越来越频繁。

京东并不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中国投资的唯一一家公司。2015年,谷歌投资中国AI初创公司出门问问;2017年12月,谷歌领投直播平台触手,投资5亿人民币;2018年1月,谷歌跟投中国AI医药研发公司晶泰科技;2018年4月,Alphabet旗下基金CapitalG与软银、腾讯等多家投资方一起,共同投资中国货运O2O公司满帮集团。

2017年12月,谷歌宣布在北京成立中国AI中心,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李飞飞,和她曾经的学生李佳,将共同领导这个研究中心。同时李飞飞表示:“与中国的顶尖AI人才的合作,将成为谷歌AI中心长期发展的第一步。”

据彭博社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正在与腾讯、浪潮及其它中国公司的合作伙伴协商,以提供 云服务 的方式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背靠百度人工智能平台DuerOS和无人驾驶平台Apollo,百度宛如国内的AI形象大使,但对比谷歌的AI技术,百度仍有需要努力的地方。比如Google所提供的各种新的开源平台和工具都在为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强力支持,例如出门问问所选择的AI开发平台就是基于Google的Tensorflow深度学习平台。

虽然在社交、电商和游戏上,过去8年,谷歌在中国市场错过了太多。但新的机遇显然正在不断壮大。围绕百度和谷歌的争论也许永不会停止,但未来战场显然将从搜索和股价,转移到对AI技术的比拼中。

2018年1月19日,李彦宏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在那期访问中,李彦宏照旧回应了当年谷歌退出中国的事件。他还表示,“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当然不希望有任何监管,这样就可以自由行事了。但是我认为这种想法不切实际,对于国家也没有好处。”

在那期杂志封面上,李彦宏抿嘴含笑,望向右上方,做着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

责任编辑:Sophie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